<noframes id="dj7dl"><b id="dj7dl"><del id="dj7dl"></del></b>

      <noframes id="dj7dl"><p id="dj7dl"><ruby id="dj7dl"></ruby></p>
        <track id="dj7dl"><i id="dj7dl"><p id="dj7dl"></p></i></track>

          大亞灣最長河流見證千億級產業園騰飛

          原標題:

          坪山河:一部流動史詩
          全區最長河流見證千億級產業園騰飛

            在大亞灣境內,坪山河熠熠生輝。它以35公里的壯麗身姿,成為全區最長河流;它不僅是自然的脈絡,更是交通的要沖,全程貫穿龍海一路、龍海二路、龍海三路及石化大道等主干道之間,成為連接各方的紐帶;它更是大亞灣新興產業園的生命線,見證著這個千億級產業園的騰飛與活力。

            漫步于坪山河畔,你可以沉醉于鄉村的寧靜與和諧,感受那份傳統與原生態的魅力;同時,也可以目睹工業園區的蓬勃發展,體驗那份現代與繁華的活力。坪山河,不僅是一條河流,更是一部流動的史詩,訴說著大亞灣的變遷與發展。

          坪山河兩岸高樓林立。

            流經新畬村、老畬村、樟浦村和新寮村

            從地圖上看,坪山河從南往北,在大亞灣西區街道流經的村莊主要有新畬村、老畬村、樟浦村和新寮村,這些村里散落著多個不可移動文物點。

            坪山河進入新畬村后,河畔還保留著較為原始的生態,兩岸雜草叢生,岸邊是一大片等待開發的土地。在新畬村,有新畬余氏祖居、新畬余氏祖祠、新畬望樓、新畬渡槽、新畬德麟橋等5處不可移動文物點。

            新畬德麟橋是坪山河上的一座古橋。據記載,該橋建于1913年,由華僑余德麟出資興建,故名“德麟橋”。橋長45米、寬1.76米,距離河面高度4.6米。橋身為鋼梁鋼板材質,上鋪水泥三合土,由水壩上的8對鋼筋水泥建成的“八”形橋墩承托。德麟橋是大亞灣唯一一座兼具水利設施功能的鐵橋,也是唯一一座由華僑出資興建的橋梁,為研究民國橋梁的建筑特點和當地歸僑的生活史提供了較好的實物史料。記者看到,寬闊的水面上,德麟橋橋面保存完好,但“八”形橋墩只剩下4對完好。為安全起見,橋的兩頭已被封住,防止有人上橋。

            在德麟橋橋頭,是另外一個不可移動文物點——新畬渡槽。在雜草叢中,記者發現了一段殘存的渡槽。渡槽是新畬村的農業灌溉設施。據史料記載,新畬渡槽建于上世紀50年代,全長80米,槽寬0.8米,高3米,離地面高度4米,由10個方柱體石質橋墩支撐。渡槽西北端接抽水管,由兩臺水輪泵從坪山河抽水至渡槽,河水經過渡槽灌溉周圍農田。

            樟浦村望樓見證村民海外創業艱辛

            新畬村和老畬村分別位于坪山河東西兩岸。老畬村萬生村民小組有一處名為“百諧新居”的圍屋,是不可移動文物點。據史料記載,這座圍屋始建于清光緒年間,由馬來西亞歸僑葉炳欽出資興建,門額上書寫“百諧新居”四個字。如今的“百諧新居”煥然一新,外墻粉刷一新并書寫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坪山河從南往北直上,繼續流經樟浦村。樟浦村是傳統的單一姓氏嚴姓村落。400多年來,樟浦嚴氏族人秉承先人奉公好義、團結自強、重視教育的家風傳統,勵精圖治,不斷發展。

            上世紀50年代開始,樟浦村不少人遠渡到香港或海外創業求生。有的人發達后,回村建起了氣派的“望樓”。如今村里保存較好的有大元背嚴氏望樓、禾塘望樓,數年前被列為不可移動文物。其中,禾塘望樓位于樟浦村禾塘村民小組,由一座望樓及一棟民居組成,始建于1931年,由當地村民南洋歸僑嚴集懷興建;大元背嚴氏望樓位于大元背村民小組,于1930年由當地村民嚴加德從南洋經商歸來所建。

            這些糅合了中西建筑藝術的望樓,為研究民國建筑提供了很好的實物資料,也見證著當年村民在海外創業的艱辛。

            坪山河新寮村段高樓林立

            坪山河在西區流經的最后一個村莊是新寮村。坪山河在這里已遠離鄉村,融入現代都市,河流兩岸高樓廠房林立。近年來,得益于坪山河兩側濱河路市政工程的實施,此段坪山河兩岸經過整治后煥然一新:河邊不僅修建了濱河路,還進行了綠化美化,風景宜人。

            據村里老干部黃仁區介紹,上世紀90年代以前,坪山河新寮村段沒有大橋,村民到對岸耕田種地,要么趟水而過,要么使用竹筏,過河十分危險。這些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經過坪山河的石化大道、龍海一路、龍海二路、龍海三路等幾條東西走向的主要干道先后修通,新寮村交通四通八達。

            近年來,毗鄰深圳的新寮村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堅持“以工帶商、工商聯動”發展戰略,持續探索鄉村全面振興可持續發展之路,團結帶領黨員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去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超4600萬元。

            隨著村民的物質生活富裕起來,新寮村黨總支部尋思著要讓村民的精神世界更加富足。10年前,黃仁區開始梳理村史、修繕族譜。村里的黃氏宗祠和三圣宮是新寮村遷徙、繁衍、發展的見證者。據悉,黃姓是新寮村大姓。清乾隆年間,先祖石潭公的4個兒子從惠陽永湖矮嶺村移居至新寮村,至今已有280多年。道光元年(1821年),黃氏先祖在新寮村開基落戶83年后,修建了三圣宮。這幾年,新寮村在舊的黃氏宗祠旁新建了一座新祠堂,還翻新了三圣宮。

            兩岸高科技產業項目集聚

            從高空俯瞰,大亞灣西區工廠林立,高樓小區、現代化廠房鱗次櫛比,坪山河猶如一條巨龍從中穿行。這里是大亞灣新興產業園。

            大亞灣新興產業園是惠州市重點打造的千億級產業園區,總規劃面積21.4平方公里,共分為南北兩大片區,現已匯聚比亞迪、東風本田、洲明科技、環旭電子、科達利、光弘科技等行業龍頭企業,初步形成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新型儲能等優勢產業。大亞灣正致力于將新興產業園打造成為大灣區區域科技創新中心、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

            當前,大亞灣新興產業園的建設如火如荼:2023年11月3日上午,南部塘橫片區首個產業項目場平及首個市政工程項目(厚德一路)開工;今年2月22日,大亞灣坪山河科技創新走廊規劃建設正式啟動;3月8日,在塘橫片區舉行了30宗產業項目集中動工儀式,涉及總投資額251億元。4月29日上午,大亞灣開發區2024年第二次工作會議提出“以更快速度建設千億級新興產業園”,力爭新興產業園區2024年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2027年突破2000億元。

            大亞灣坪山河科技創新走廊以坪山河命名,按照“一核一軸三園多節點”布局。其中“一軸”即沿9.18公里的坪山河,打造總部經濟集聚的坪山河科創發展軸。今年3月8日集中動工的30宗產業項目,就分布在坪山河兩岸,包括科翔8GWH鈉離子儲能電池、新明海用戶側儲能設備、順為半導體芯片封裝、江豐電子半導體靶材等高科技項目。

            展望未來,可以預見的是,坪山河將煥發更加璀璨的光彩,兩岸將崛起一片更加繁榮的科技創新園區,成為創新創業的熱土,同時也是人們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

            河流名片

            坪山河

            坪山河發源于深圳市鹽田區三洲田的梅沙尖,經深圳市坪山區大山陂水庫下泄,流經深圳坪山、大亞灣西區街道,于深汕高速公路附近匯入淡水河。其中大亞灣境內河段屬于西區街道,處于坪山河下游地區。

          編輯:洪東晗
          上一篇:
          强奷一级毛片-别揉我奶头~嗯~啊~gif动态图-国产在线精品99一卡2卡-女人成午夜大片7777

            <noframes id="dj7dl"><b id="dj7dl"><del id="dj7dl"></del></b>

              <noframes id="dj7dl"><p id="dj7dl"><ruby id="dj7dl"></ruby></p>
                <track id="dj7dl"><i id="dj7dl"><p id="dj7dl"></p></i></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