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道是幫助視障人群行走使用的道路交通基礎設施。然而現實生活中,盲道被占現象屢見不鮮,視障人群因此常常遭遇行路難。
盲道被侵占、視障人群行路難之痛,問題的癥結在哪?該如何破局?
市區水北七路盲道。
(一)
盲道已有200多年歷史。世界上第一條盲道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由法國一位設計師設計,是方便盲人行走使用的一種路面。
我國第一條盲道誕生于1991年的北京,面積1600平方米,當時就是為了方便海淀區橡膠五金廠200多名盲人職工上下班。在此之前,曾發生一起引起不小轟動的事故:因為沒有人帶路,也沒有盲道“導航”,一位盲人按摩師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掉進了正在開挖的污水井中,險些喪生。
經過30多年的發展,如今盲道已成為我國城市道路交通建設的一個必配項。一般凡有人行道,就配有盲道,但有目共睹的是,很少看到視障人群使用。是因為視障人群少嗎?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盲人數量已超過1730萬。根據惠州市殘聯最新統計數據,目前全市視力持證殘疾人有4334人。
路上幾乎看不到視障人群,盲道基本常年閑置,市盲人協會主席曹洋給出答案:惠州有相當一部分視障人群平時之所以不出門,并非不愿意,而是不敢,其中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盲道被占,擔心出門行走會被磕到或絆倒。
(二)
去年底,惠州日報視頻號“民生眼”欄目報道了市區江北一工地“圍蔽占用盲道”問題,引發廣泛關注,讓“盲道被占”話題再一次進入公眾視野。
城市中,類似盲道被侵占現象屢見不鮮,被占方式也是五花八門:如盲道被機動車、非機動車占用,部分施工圍擋侵占盲道,還有的設施直接建造在盲道上,加上店外營業、流動攤販等“鳩占鵲巢”,各種亂象讓盲道變“忙”道,影響了城市文明形象,也讓視障人群出行難上加難。
2023年9月市殘聯開展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77.71%的受訪者認為“盲道被嚴重占用”,17.08%的受訪者認為“盲道被部分占用”,只有5.21%的受訪者認為“盲道未被占用”。
對于視障人群而言,盲道是指引他們安全出行的“導航儀”“生命道”,也是他們融入社會、正常生活的重要橋梁,任何人、任何單位都不能違法占用。
2023年9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無障礙設施的用途或者非法占用、損壞無障礙設施!
雖有法律規定,但盲道仍頻繁被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盲道利用率低,導致一部分人認為盲道可有可無,于是侵占盲道成了常態;另一方面是很多人缺乏尊重盲道的意識,貪圖方便,擺放車輛或占道經營等。此外,部分盲道設計不合理,導致盲道沒有發揮該有的作用;相關部門缺乏監督和執法力度,對于占用盲道行為缺乏有效的處罰和懲戒。
(三)
盲道被占用,折射了城市文明的盲點。改變盲道被占用的現象,需要群策群力。
市區江北東江一路,通過止車杠將人行道、盲道隔離。
首先,盲道要依法設置,定期維護。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和標準,規劃好、設計好、建設好盲道無障礙設施。提醒、倡導市民共同保護盲道,在鋪設盲道的同時,還可以每隔一段距離噴涂“禁止占用”等標識,并定期維護。
其次,要加強監管和執法力度。盲道頻繁被占,很大因素在于違規成本很低。相關職能部門要切實負起監管責任,加強執法巡查,對惡意占用盲道等行為加大查處力度并予以曝光,制止不文明行為,從而實現不敢占、不能占、不愿占的良性循環。
同時,要加大科普宣傳和教育力度。相關職能部門要多種渠道開展宣傳教育,提高群眾對視障群體關注度和盲道認識度,掃除認知上的“盲區”,增強市民杜絕占用盲道行為的自覺性。
另外,也要善于利用科技的力量解決盲道問題。相關職能部門在建設盲道時可加大智能盲道設施,如盲人導航系統、電子導引盲道等智能配套的投入,為視障人群出行提供更多便利;也可利用智能監控等技術,實時監測盲道占用情況,發現占用問題第一時間處理,還視障人群一條暢通安全的盲道。
但愿通過多管齊下,盲道不再被擠占,視障人群出行不再“有礙”。
惠州日報記者駱國紅
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